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:“立,建始也,夏,假也,物至此時皆假大也?!?/span>
這里的“假”,即“大”的意思,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。
立夏三候
一候螻蟈鳴
立夏“陰氣始”,螻蟈是一種晝伏夜出的蟲子,感應到了微弱的陰氣而鳴叫。
二候:蚯蚓出
在古人看來,蚯蚓因為深居地下,感受到的陰氣比其他蟄蟲更多,所以最晚結束冬眠,這才懶洋洋慢悠悠地出現在人們視野之中。
三候:王瓜生
雖言王瓜,但泛指藤蔓類植物。它標志著春生夏長,由花花草草,到枝枝蔓蔓,從初春時的綠痕,到初夏時的綠蔭。
立夏養生
中醫五行學說認為——“心通于夏氣”,是說心的陽氣在夏季最為旺盛,功能最強。
因此,我們要順應節氣的變化,要有意識進行調養“心氣”,為安度酷暑做好準備。
一、戒躁戒怒,靜養身心
立夏后的高溫容易引起情緒焦躁,導致心火過旺,引發各種疾病。
特別是老年人,受情緒起伏及氣候外感因素的影響,發生心律失常、血壓升高的情況并不少見。
因此,立夏后養心是第一要務。要做到“戒躁戒怒”,靜養身心,清心寡欲,戒大喜大悲,保持內心安靜、情志開懷,以降心火。
二、按摩勞宮,保養心氣
勞宮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滎穴,常按摩能起到調養心神的作用,對有心痛、心悸、胸悶、失眠等癥狀都有良好的輔助功能。
《針灸甲乙經》中記載:“風熱善怒,心中喜悲,思慕噓唏,善笑不休,勞宮主之”。
定位:在手掌心第2、3掌骨之間,偏于第3掌骨的地方,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,就是勞宮穴。
按摩方法:一只手的拇指指腹,放在對側手掌中的勞宮穴上,進行“三揉一放”有節奏的按揉,即向下點按用力產生酸、麻、脹感后,旋轉揉動3小圈后放松,連續3次,再換對側勞宮穴按摩。
三、食紅增酸,健脾益氣
根據中醫“五行五色養五臟”理論,夏季養心補心,除了多吃清淡食物,還應多吃些紅色、味苦的果蔬,如大棗、山楂、番茄、櫻桃、蓮子、苦瓜等,以養心安神。
此外,番茄、山楂、櫻桃等略帶酸味的水果,能夠斂汗祛濕、固護心液,有助于生津解渴、健脾消食。
四、運動適宜,以養心液
立夏以后,隨著氣溫的升高,人們容易出汗,汗為心之液,此時要注意不可劇烈運動。
因此,立夏后人們宜選擇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,并在運動后適當飲溫水,補充體液。
運動盡量到室外去,最好選擇清晨太陽出來后1~2小時,此時的陽光和空氣最養人,清明透亮,會讓人精神抖擻。
此時起床呼吸漫步,也是對熬夜的最好補救。
五、一粥一湯,養心除煩
? 益氣養心粥
● 材料:太子參30克、山藥30克、蓮子(蓮心)30克、粳米200克。
● 做法:上述材料洗凈后同放入鍋內,加適量水同煮至米爛粥成,溫熱服食。
● 功效:健脾益氣,養陰清心。
? 清熱除煩湯
● 材料:鮮蘆根20克 (干蘆根10克)、南沙參10克、淡竹葉10克。
● 做法:放入杯中,倒入沸水,加蓋燜10分鐘即可飲用,也可一同煎水服用。